在瞬息万变的科技世界中,微小的芯片为从手机到汽车的一切提供动力,一群东南亚国家悄然但有力地影响着全球半导体竞赛。 想象一下这样一个世界:你的小工具、车辆,甚至智能电器都停止发展,或者更糟糕的是,停止工作。 那是一个没有半导体的世界,半导体是我们大多数设备中的微型电子tron。
由 10 个国家组成的东南亚国家联盟 (ASEAN) 在确保这种情况不会发生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东盟坐落在繁华的亚洲市场中,它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更是一个旁观者。 它是一个关键参与者,编织了一个由合作伙伴关系、创新和供应链组成的复杂网络,满足了世界对技术的无限需求。 从新加坡tron市场错综复杂的通道,到马来西亚和越南广阔的制造中心,这些国家共同确保全球科技产业的车轮不断转动。 但这不仅仅是保持生产线正常运转。
东盟是一个将创意转化为创新的熔炉,在这里,本地初创企业与全球科技巨头并肩作战,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与其所产生的文化一样多元化。 在当今世界竞相迈向下一个技术前沿的过程中,东盟不仅紧跟步伐,而且还紧跟潮流。 它有助于确定节奏,确保进步的节奏在各大洲产生共鸣。 当我们站在技术将决定社会轨迹的新时代的边缘时,了解东盟在半导体传奇中的作用不仅变得相关,而且至关重要。
东盟半导体领域:对中国的限制
目前,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强国之间存在着一个日益严重的大问题,而这一切都与全球半导体竞赛有关。 这个问题正在导致世界各地的制造和运输方式发生许多变化和分裂,例如将制造业带回本国。 因此,世界各地的国家都在改变现状,试图在这个重要的科技领域获得更大的份额。
这场竞赛才刚刚开始,它将影响东盟的几个国家,如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它们都在试图弄清楚如何应对这场棘手的半导体竞争。
半导体对于许多行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包括人工智能 (AI) 和电动汽车等。 当我们看看谁在主导市场时,美国是 2020 年的老大,其次是韩国、日本、欧盟和台湾等国家。 2022 年,在这个市场赚钱的大牌包括三星、英特尔等。
2022 年 10 月,当美国说“不再了!”时,事情变得更加紧张。 向中国出口某些人工智能和半导体技术。 美国希望减缓中国在某些先进芯片方面的进步和生产,不仅阻止其获得顶尖的人工智能芯片,而且还阻止其设计和制造的关键技术。
这些新规则不仅放慢了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发展速度,还使其更加依赖自己的供应商来保持增长。 针对美国的规则,日本和荷兰也制定了新规则来控制向中国输送半导体技术,称这是出于国家安全原因。
中国并没有袖手旁观,而是袖手旁观。 作为回应,今年 7 月限制了重要的半导体材料镓和锗的出口。 这些材料用于制造芯片、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汽车电池等一系列高科技产品。 尽管中国的出口禁令范围小于美国的限制,但将对市场和供应链产生重大影响。
东盟与美国和中国的贸易
在争夺半导体(为我们的tron产品提供动力的微小事物)领域的全球竞赛中,东盟作为一个拥有tron经济的国家团队,处于发挥重要作用的绝佳位置。 为什么? 因为东盟有很多好处,比如在制造业方面做得更好、拥有熟练工人以及正在制定支持增长的政策的政府。 所有这些使它成为一个trac吸引力的投资场所和潜在的半导体制造强国。
当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混乱不堪时,东盟,尤其是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等国家,扩大了其tron和半导体业务。 谈一谈数字:2022 年,美国和中国的半导体出口额分别为 284 亿美元和 2200 亿美元,而东盟的出口额也不甘落后,同年超过 1653 亿美元,比 2022 年的 523 亿美元大幅增长。 2017年。此外,今年东盟从半导体市场赚到的钱预计将达到1018亿美元,这表明它在这一特定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已经是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参与者,分别占据全球半导体市场的11%和7%。 新加坡在晶圆制造(制造半导体的关键部件)方面做得非常好,而马来西亚在半导体组装、测试和封装方面表现出色。
2021年,东盟的外国直接投资(来自其他国家的投资)在2020年大幅下降后增长了42%,达到1740亿美元。包括半导体在内的tron领域的投资在那一年也出现了大幅增长。 东盟国家与美国贸易额从1351亿美元跃升至4522亿美元,东盟对美国出口额从879亿美元增至3567亿美元,其中半导体出口额增长约80%至90亿美元。 与此同时,2022年东盟与中国的贸易额达到9753亿美元,比2000年大幅增长。东盟对中国的出口也大幅增长,从222亿美元增至4081亿美元,其中半导体出口2022年达到266亿美元。 ,比 2017 年增长了 176%。
因此,随着与美国和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关系tron,以及这两个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日益加剧,东盟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
由于东盟的经济与美国、欧洲、中国和其他东亚市场的联系如此紧密,因此该集团保持中立、不选边站并注重更多合作非常重要。
中国将从台湾供应链萎缩中受益
多年来,台湾一直是半导体(为我们的tron产品负载供电的微型芯片)制造的大佬,为全世界制造了超过 60% 的半导体。 但最近,中国一直在加紧行动,并希望从中分一杯羹。
IDC 的一份最新报告称,半导体制造领域正在发生一些重大变化。 台湾一直是这一领域的巨头,未来可能会开始减少芯片的生产,包括代工业务(制造芯片的地方)以及将它们组装在一起并进行测试。
另一方面,由于半导体政策的变化以及不同国家之间的一些紧张局势,预计中国将开始增加产量。 这份名为《地缘政治对亚洲半导体供应链的影响:趋势与策略》的报告指出,各国CHIP法案和半导体政策的出台将是改变市场运作方式的主要驱动力。
在上周发布的这份报告中,领导 IDC 亚太地区半导体研究并管理其台湾业务的 Helen Jiang 表示,“地缘政治的转变正在从根本上改变半导体游戏规则。” 她的意思是,CHIP法案和半导体政策正在促使制造商提出备份计划,这些计划被称为“中国+1”或“台湾+1”生产计划。
这一重大变化为制造和测试半导体创造了新的全球设置,从而导致半导体行业不同地区的增长。 她说:“尽管我们可能不会立即看到重大变化,但长期计划会更加注重自给自足、安全和对供应链的控制。”她指出,该行业的运作方式将从全球团队合作,不同地区之间的竞争。
蒋说的有道理,特别是考虑到业内大公司一直在采取战略举措。 “在代工厂(制造芯片的地方)方面,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在美国凭借先进工艺处于领先地位,这将慢慢开始在代工领域产生影响。 与此同时,尽管中国仍在研究先进工艺,但由于自身需求和国家政策,其既定工艺已迅速发展。”她强调。
大陆与台湾的市场份额将如何变化?
根据 IDC(按生产地点分类)的数据,他们认为中国大陆整体工业领域的比重将持续增长,到 2027 年将达到 29%,比 2023 年增长 2%。该市场预计将从 2023 年的 46% 下降到 2027 年的 43%,而美国在先进工艺领域将出现一些增长。 “美国在 7 纳米及以下工艺的份额预计到 2027 年将达到 11%,”Chiang 补充道。
IDC对芯片行业的最新预测表明,尽管美国主导缩小中国大陆在全球技术供应链中的份额,但北京在高科技产业自给自足的目标已经向前迈进。 IDC 报告称,在国内需求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尽管中国正在努力开发先进的芯片制造工艺,但其现有工艺仍在迅速发展。
拜登将修改出口管制条例
据报道,拜登政府准备在本月更新某些产品的出口规则,目的是限制中国获得更多半导体制造设备的能力,并缩小与人工智能芯片相关的贸易限制差距。 与此同时,欧盟正在考虑控制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重要技术的出口。
美国和欧洲的行动是由中国为实现技术自给自足而采取的行动引发的,最近,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新款支持 5G 的 Mate 60 Pro 系列智能手机推动了中国的技术自给自足。 由于这些设备由顶级处理器提供动力,这被视为对抗美国主导的技术制裁的胜利,其中包括限制使用先进芯片制造设备。
尽管麒麟9000这款高科技处理器的具体产地尚未透露,但根据第三方分析,很多人猜测它来自中国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华为手机。
此外,即使美国、日本和荷兰实施出口管制,预计到2026年,中国大陆芯片制造厂占成熟12英寸晶圆产能的比例仍将增长至26%,较2026年有所增长。根据研究公司 TrendForce 7 月份的一份报告,到 2022 年,这一数字将达到 24%。
组装和测试在东南亚蓬勃发展
IDC 指出,考虑到全球政治、技术进步以及半导体组装和测试技术人员的影响,美国和欧洲的顶级集成设备制造商 (IDM) 已开始加大对东南亚的投资。
报告称:“处理外包半导体组装和测试(OSAT)的公司开始将重点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 因此,IDC预测东南亚,尤其是马来西亚和越南,将在OSAT方面取得更大进展,到2027年将占据全球10%的份额。同时,台湾地区的份额预计将在2027年下降至47%,低于2022 年为 51%。
结论
制造微型科技零件(称为半导体)的世界正在经历一些变化。 长期以来,台湾一直是这些零部件制造的老大,但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中国正试图制造越来越多的产品,现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地正在成为制造这些微型科技产品的新热点,因为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大型科技公司正在那里投资。
这种转变的发生有多种原因,例如政治决策和新投资,并且它正在改变这些重要技术部件的制造地点和方式。 因此,成为最好的半导体制造商的竞争不仅仅是谁拥有最好的技术,还涉及政治、贸易规则和不同地区的变化。 这就像一场大型复杂的游戏,规则和玩家都在不断变化。